(原文轉載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http://www.cnr.cn/gd/gdkx/20190313/t20190313_524541956.shtml?from=timeline&isappinstalled=0)
人大代表建議推智能洗車民生工程 解決大城市洗車難題
在已成為汽車大國的中國,特別是京滬廣深一線城市,“洗車難、洗車貴、洗車排長隊”的問題與日俱增,日益成為影響城市管理和民眾出行的一項民生問題。全國人大代表、廣東中盈盛達融資擔保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列進10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他在此次會議上帶來關于大力推廣互聯網智能化洗車服務的建議。
據公安部統計,截至2018年年底,全國汽車保有量達2.4億輛,61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過百萬輛,27個城市超200萬輛,其中北京、成都、重慶、上海、蘇州、鄭州、深圳、西安等8個城市超300萬輛,天津、武漢、東莞3個城市接近300萬輛。
與互聯網智能化洗車相對應的是傳統洗車行業,吳列進稱,目前傳統汽車行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。其一,很多洗車店規模較小,跨門占道、利用人行道經營現象嚴重,不僅容易造成擁堵和交通事故,而且對城市形象建設和城市化管理都是包袱。此外,傳統洗車大都是人工水洗的方式,造成水資源的極大浪費;此外,所采用的洗車液、洗車廢水處理、用水量等指標大多數不符合環保要求。
吳列進認為,互聯網智能洗車能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。廣東在這方面已經有了一些探索,以車海洋智能洗車為例,它將城區閑置邊角空地或者門店升級為智能場景,綜合利用人工智能、機器人、互聯網、大數據、循環水技術,實現無人值守24小時綜合服務據實踐數據顯示,智能洗車每臺車耗水30升,與傳統洗車100升相比節水70%,并且支持循環水重復試用,有利于實現環保零排放。
全國人大代表吳列進接受記者采訪
在汽車越來越成為民眾生活剛需的背景下,與之配套的傳統洗車服務急需向智能化、自助化轉變。吳列進建議把發展智能洗車作為一項民生工程來對待,各地可借鑒發達國家發展經驗,出臺洗車服務行業的相關管理規定和措施,把“智能洗車服務”作為一項城市公共服務設施來建設,完善城市公共服務體系。
同時,制定統一的服務標準,從選址、建設、環保、安全、運營等全方位制定行業服務標準,把洗車行業納入規范化管理。例如,環保部門要加強洗車行業的用水規范,并合理利用排污費的經濟杠桿作用,對洗車行業不規范用水問題作出重點整治和引導,以達到節約用水和環保的目的。
此外,借助移動互聯網及人工智能技術的優勢,用現代科技來服務民生,以智能化自動或自助洗車服務設備,提供24小時無人服務。以區域汽車保有量、車流量等大數據來科學評估,按需設點,實現洗車就在家門口。